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与防治措施探讨
DOI: http://dx.doi.org/10.12349/foer.v2i1.5761
Article ID: 5761
摘要
湿陷性黄土作为一种特殊地质材料,在我国西北部广泛分布,其遇水软化塌陷的特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严峻挑战。该土体内部独特的架空孔隙结构与胶结物分布特征,导致含水率变化时产生不可逆的压缩变形,严重威胁路基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当前工程实践中,单一改良技术常因忽视土-水-力耦合作用机制而难以根治湿陷病害,且缺乏全寿命周期的防治体系。本文基于岩土力学与材料科学交叉视角,系统解析湿陷性黄土的微观结构演化规律与宏观力学响应特性,创新性整合物理改良、化学固化和水文控制技术,构建涵盖设计、施工、运维三阶段的综合防治策略,旨在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路基工程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
黄土路基;湿陷性;处理与防治措施
全文:
PDF参考
封晓平.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24):157-159.
王有玉.采用聚乙烯管进行湿陷性地质路基排水的施工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12):103-105.
单超.黄土路基冲击压实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4(33):48-5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李 长澍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