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种植模式下粮食产量提升与成本控制的协同效应研究

田 世超(湖北省洪湖市戴家场镇农技服务中心,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rwae.v6i2.5937

Article ID: 5937

摘要


再生稻种植模式通过一季种植实现两季收获,在保障粮食安全与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本文系统解析再生稻产量提升的关键农艺措施与成本控制的核心路径,构建产量-成本协同效应评价体系,验证典型区域的实践成效,通过轻简化技术集成与政策支持机制创新,提出“增产不增本”的协同优化方案,为再生稻规模化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再生稻;产量提升;成本控制;协同优化

全文:

PDF

参考


张德珍.永定区优质杂交稻新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J].福建稻麦科技,2025,43(01):61-65.

秦奕天,王在满,潘圣刚,等.不同再生香稻品种产量和品质差异研究[J].中国稻米,2025,31(01):84-88+93.

翁伯琦,刘岑薇,陈华,等.福建省再生稻的生产现状及其增产潜力与发展对策[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4,19(03):86-91.

李年正,王忍,李智,等.长沙县主要水稻种植模式生产技术及效益分析[J].作物研究,2024,38(04):318-323+333.

赖永峰,刘兴.再生稻如何“再生金”[N].经济日报,2023-09-08(00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田 世超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