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橄榄(余甘子)育苗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区域应用——基于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的实践

冯 跃辉(易门县林业和草原局,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rwae.v6i2.5967

Article ID: 5967

摘要


针对滇橄榄(余甘子)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与经济林建设中的关键需求,结合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石漠化治理与酸性土荒山造林实际,构建了一套“种子处理-容器育苗-扦插繁育-精准管理”的集成技术体系。通过优化采种标准、改良催芽基质、创新扦插时间及配套水肥管理,使易门县滇橄榄育苗成活率提升至90%以上,1年生苗木出圃合格率达85%,较传统技术成本降低30%。该技术在易门县推广应用3000亩,实现生态修复与亩产1800元经济收益的双重效益,为南方酸性土区荒山绿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关键词


滇橄榄;育苗技术;体系构建;应用

全文:

PDF

参考


李亚东,王金丽,曲路平,等.越桔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2(04):36-39+117.

刘凤书,侯开卫,李绍家,等.余甘子的保健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J].自然资源学报, 1993, 8(4):8.

李巧明,赵建立.云南干热河谷地区余甘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 2007, 15(1):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冯 跃辉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