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境内魏国秦国及秦朝烽火台有关问题的探讨

魏 岷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1i5.4813

Article ID: 4813

摘要


烽火台又称为烽燧、烽堠、烟墩、墩台,是古代为传递战争信息建造的高台,具有早期报警、传递警讯、有效防御等作用。战国时期,魏国、秦国在甘肃境内的长城沿线修建大量烽火台,形成了覆盖面广、战线长的通讯网络。秦朝“北据河为塞”“城河上为塞”,在洮河、黄河沿岸修建烽火台系统,构建了预警防御体系。为了提高信息传递时效,秦朝在“秦直道”两旁建有大量烽燧。加强调查研究、遗迹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等工作,弘扬文化传统,培育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


烽火台;长城;洮河;黄河;秦直道

全文:

PDF

参考


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书林书局影印本,2015.

定西地区博物馆、临洮县博物馆:秦代长城西端遗迹的调查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魏 岷钺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