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域“喜”文化的深度剖析与视觉传达创新路径探究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1i5.4814
Article ID: 4814
摘要
本文聚焦徐州地域文化中“喜”文化的视觉传达创新。通过对徐州地域文化历史与“喜”文化内涵的梳理,明晰其在民俗、艺术、语言中的表现。剖析现有视觉传达中传统元素的应用及典型案例,从设计理念、元素、手法三方面提出创新策略,如融合现代思潮、结合现代元素、运用数字化手段等。以徐州某文旅景区为实践对象,打造视觉形象系统。研究表明,创新能让徐州“喜”文化以新颖方式呈现,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相关领域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地域“喜”文化;剖析;创新路径探究
全文:
PDF参考
冯静,姚惠。基于“喜神”文化的徐州香包创新设计研究 [J]. 天工,2024 (07):70-72.
刘爽,陈海燕。皖北民间工艺的制作技艺与艺术特征——以亳州“彩色香包”为例 [J]. 宿州学院学报,2019,34 (03):1-4.
陈骁,邹敏。论戏班供奉的“戏神”与“喜神”之异同及关联[J]. 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38 (01):32-36.
朱一伟,韩荣。漳州狮舞与揭阳青狮舞面具设计比较研究 [J]. 设计,2020,33 (02):131-133.
陈骁。喜神的起源、地位、功能、通称及其避讳名使用情况[J]. 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39 (03):17-23.
沈桐,孙琦。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徐州香包”的视觉信息图表设计研究 [J]. 艺术科技,2020,33 (21):19-2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张 子木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