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的识别、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

李 昌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文龙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rwae.v6i1.5066

Article ID: 5066

摘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外来入侵昆虫,源自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俗称秋粘虫,分水稻品系与玉米品系,玉米品系主要取食为害玉米、高粱、棉花,水稻品系主要取食为害水稻和各种牧草。自2016年起迅速扩散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的多个重要农业生产国,2018年12月8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迁飞性害虫研究团队在澜沧县蒙滨村利用高空探测灯捕捉到第一头成虫(未报道),2019年1月11日,在江城县宝藏镇冬玉米地里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属国内首次发现)。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综述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玉米危害状、监测策略及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和害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监测识别;绿色防控

全文:

PDF

参考


乔羽,周元委,蔡光林,等.宜都市草地贪夜蛾危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J].湖北植保,2024,(06):83-85.

黄爱玲,唐孜,管云,等.广州市花都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实践[J].农业与技术,2024,44(18):43-46.

孙微海.自然环境下草地贪夜蛾全生长期识别方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2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李 昌雨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