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的质量溯源与品牌维护研究——基于“精河枸杞”的实证分析

王 飞(博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中国)
桂 荣(博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cin.v1i7.5390

Article ID: 5390

摘要


本文以新疆“精河枸杞”为研究对象,基于2024-2025年博州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检测数据,系统分析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其根源,提出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保护机制。研究发现,散装枸杞的二氧化硫残留超标率显著高于品牌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源于原料混杂与加工环节违规操作。通过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二维码溯源系统与电子名片联动机制,结合政策监管与产业协同,可有效提升品牌可信度与市场价值。本文为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监管与品牌维护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溯源;品牌保护;数字治理

全文:

PDF

参考


刘汝德,刘心宁.关于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以浙江台州市为例[J].中国商论,2024,33(14):71-75.

吕斯嘉.“精河枸杞”及合作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3.

王晓莉,孙天罡,王洪娇.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精河枸杞全产业链发展——精河枸杞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新疆林业,2023,(05):4-7.

粟月萍,潘家新,李莲靖,等.广西果品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现状研[J].中国果树,2024,(11):141-148.

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王 飞, 桂 荣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