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6.6057
Article ID: 6057
摘要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创新聚焦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资源循环核心技术,通过生物修复协同机制及高效膜分离工艺提升治理效能,湿地重构与矿山修复技术重塑生态系统结构。智慧化监测与大数据预警系统强化治理精准性,但技术成本与适应性瓶颈仍需突破。政策激励与市场机制协同促进技术转化,国际合作助力标准互认与技术迭代,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向智能化、可持续方向演进。
关键词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创新;应用
全文:
PDF参考
张明远,李静怡.微生物-植物协同修复体系在复合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46(5):112-118.
王立新,陈思远.新型抗污染复合膜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性能优化分析[J].水处理技术,2022,48(3):45-51.
刘伟,黄晓彤.受损湿地生态功能重构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J].生态学报,2024,44(2):89-96.
赵志强,孙明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稳定性评价方法[J].环境工程学报,2023,17(4):156-163.
周晓峰,吴丽娜.固废资源化闭环系统构建及再生产品性能标准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42(7):321-328.
郑永强,林晓燕.低能耗碳捕集与地质封存技术集成创新路径[J].环境科学研究,2024,37(1):78-85.
马建军,徐静怡.流域综合治理中多级生态处理技术耦合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3,43(8):189-196.
胡志明,方丽华.物联网传感网络在环境立体监测中的拓扑优化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2,34(6):67-74.
杨文斌,朱晓红.基于深度学习的生态环境风险动态预警模型构建[J].应用生态学报,2024,35(3):112-119.
梁志远,谢丽娟.双碳目标下环境技术政策与市场协同驱动机制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4):56-6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顾 明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