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

ISSN:2737-5080(Online)
      2737-5072(Print)

宗旨

传播生态与环境研究理论;研究和推广生态环境研究成果;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展示优秀人才;探索新时代国际生态与环境科学发展方式;共同构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生态与环境”发展;建设人类生态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模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栏目设置

  • 水环境
  • 大气环境
  • 土壤环境
  • 生态环境
  • 环境经济与管理
  • 生态毒理
  • 水环境保护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环境污染与健康
  • 水污染治理
  • 水生态修复

公告

 

《生态与环境科学》编委招募

 
《生态与环境科学》编委招募  
已经提交: 2024-06-06 更多...
 
更多公告...

卷 6, 期 5 (2025)

完整期次

查看或下载完整的期次 PDF

目录

马 混广, 黄 巍, 谢 宏法

Article ID: 5575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75
Views - 18  (Abstract) PDF - 7  (Download)
Abstract:本文系统对比了无组织废气中新污染物检测的传统采样方法与苏玛罐采样的技术原理、操作流程及适用性差异。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传统方法(如溶液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在短时采样中易受环境干扰,存在穿透损失和样品保存时效短等问题;而苏玛罐采样凭借惰性化处理、恒流控制等技术,显著提升了数据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长时间、复杂环境下的污染物监测。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苏玛罐在清洗条件优化(如加热至280℃、加湿清洗)后的可靠性,其残留污染物检出率可降低至未检出水平;本文为环境监测技术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多方法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Read more >>
PDF
1-3
卢 国全

Article ID: 5576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76
Views - 17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二氧化碳作为重要的碳源物质,在大气、水体、岩石圈中广泛分布,但因其稳定性高,开发利用难度大。本文基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热力学特性等,分析了其物理化学性质与自然界碳循环规律,对其在工农业领域的资源化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冷排放技术为核心的二氧化碳减排增汇利用新模式,对比分析了国际上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主流技术路径与相关标准规范。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可一举多得,不仅可显著降低减排成本,还可带来气候、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协同效益,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
Read more >>
PDF
4-7
孙 晓丽

Article ID: 5577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77
Views - 27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库工程的建设,作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下游河流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水库蓄水与调度不仅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还可能引发水质变化与生物栖息地的丧失。本研究通过预测与评价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库工程建设对下游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其对水文、水质及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并运用生态影响预测模型对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量化分析。本文综合运用水文模拟、生态评价模型等技术手段,分析不同情境下的生态响应,以期为水库工程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Read more >>
PDF
8-10
革 晓东, 卓 琴, 陈 烨

Article ID: 5578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78
Views - 23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由于低渗透油气田的特殊性,其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风险。主要风险包括地下水污染、地面设施泄漏及废水处理不当等。针对这些风险,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首先,采用先进的钻井工艺和设备,尽可能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其次,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监控,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最后,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有效地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以上策略的实施,可有效降低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发。...
Read more >>
PDF
11-13
谭 小华

Article ID: 5579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79
Views - 17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随着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对保障气象探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代表性愈发关键。在新时期,气象探测面临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活动加剧等诸多挑战,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亟待加强。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气象探测环境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气象探测环境的特点与保护需求,从政策法规完善、规划协调、技术创新、监督管理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探讨提升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构建多维度、系统化的保护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水平,保障气象探测工作的稳定开展,为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Read more >>
PDF
14-16
李 青旺, 李 强

Article ID: 5580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80
Views - 20  (Abstract) PDF - 4  (Download)
Abstract: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态平衡。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精准、高效的监测是制定科学防治策略的基础。本文剖析大气污染现状,详细阐述多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运用策略,旨在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决策依据。...
Read more >>
PDF
17-19
李 双双

Article ID: 5581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81
Views - 12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在当前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平衡已经成为各行业研究的重点内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环境评价以及环保政策管理和落实等全过程,环境影响评价是开展全过程环保管理工作的基础,二者关联密切。因此为更好地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有关部门需要全面意识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和评价的优化,并针对评价信息提出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有效对策,促进环境保护管理的高质量进行,实现各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Read more >>
PDF
20-22
陈 雕

Article ID: 5582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82
Views - 11  (Abstract) PDF - 3  (Download)
Abstract:传统的产业园区发展以经济效益提升为重点,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关注。这样的发展模式应用引发的是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发展也受到高度的关注。在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发展过程中,做好产业园区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从根源上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Read more >>
PDF
23-25
应 丹君, 应 兴天

Article ID: 5583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83
Views - 12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海洋环境监测中营养盐快速检测技术的突破与优化是保障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撑。本研究聚焦微流控芯片集成检测、电化学传感阵列及光谱联用分析三类典型方法,提出系统性优化策略以提升技术效能。微流控芯片通过微流道网络与双光程比色池设计,实现纳升级样本的自动处理与多参数同步检测;电化学传感阵列依托分子印迹界面与抗污染膜层技术,突破海水复杂基质干扰;光谱联用系统结合激光诱导击穿与拉曼光谱,构建非接触式生态效应评估体系。...
Read more >>
PDF
26-28
忻 富宁, 王 文静

Article ID: 5584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84
Views - 17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为了掌握黑鹳在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湿地的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生物学特性等,2021—2022年采用样线调查法、直接计数法、定点观测法、无人机技术、文献资料搜集和座谈访问等方法对黑鹳的分布状况和种群数量进行了监测研究,分析了黑鹳的分布状况及种群数量,初步探讨了其生活习性、栖息生境、繁殖现状和迁徙规律。...
Read more >>
PDF
29-31
梁 俊杰

Article ID: 5585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85
Views - 56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整合与共享成为提升环境管理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来源广泛,涵盖气象、空气、水质、土壤等多个领域,但数据分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探讨了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整合与共享。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整合中的应用,指出了技术挑战与政策障碍。其次,讨论了数据共享中的隐私保护、安全性问题及法律法规的约束。最后,提出了优化生态环境数据共享机制的具体路径,重点关注平台建设、数据安全管理及政府与企业合作等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高效整合与共享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Read more >>
PDF
32-34
李 昌伟

Article ID: 5586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86
Views - 21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其中挥发性有机废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相关部门通过采用恰当的治理方法,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废气,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现状,选择合适的方法,发挥技术优势,取得显著效果。鉴于此,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简单概述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特征和来源,分析常用的治理方法和控制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Read more >>
PDF
35-37
刘 颖怡

Article ID: 5587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87
Views - 22  (Abstract) PDF - 7  (Download)
Abstract:随着工业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突发事件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已成为保障园区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工业园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分析了环境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园区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了应急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与关键环节。通过深入研究应急响应机制、技术支撑系统以及应急管理的评估与改进措施,本文旨在为工业园区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是提高园区应对环境突发事件能力的核心。...
Read more >>
PDF
38-40
仇 志强, 王 丽丽, 张 首和

Article ID: 5588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88
Views - 18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本文以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建设的康汇河流域智能化监管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项目的背景、建设内容、技术特点及实施效果。通过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智能化监管系统对康汇河流域水质改善的贡献。研究表明,该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流域水环境监测能力,实现了污染源的精准溯源和预警,为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旨在为类似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Read more >>
PDF
41-43
吴 颖

Article ID: 5589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89
Views - 27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本论文围绕森林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构建展开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内在规律,从生物学、环境学和人为因素等角度探讨其成因;深入阐述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构建的原则、关键技术和实施要点。旨在揭示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本质特征,为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Read more >>
PDF
44-46
刘 健

Article ID: 5590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90
Views - 10  (Abstract) PDF - 7  (Download)
Abstract:本论文聚焦于不同经营措施对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与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理论,深入分析经营措施影响物种多样性与结构稳定性的内在机制,探讨常见的经营措施及其作用效果,并阐述相应的研究方法。研究表明,合理的经营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天然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增强其结构稳定性,为天然次生林的科学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Read more >>
PDF
47-49
张 宁致

Article ID: 5591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91
Views - 15  (Abstract) PDF - 3  (Download)
Abstract: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制造型企业面临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制造企业在技术升级、清洁能源应用和能效提升方面的进展,并指出其仍存在的高能耗生产方式、绿色技术投入不足、碳核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章提出制造型企业应以构建绿色产品体系、推进智能制造、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加强碳资产管理为核心战略方向,并通过绿色转型路径、融资机制建设、数据基础完善及顶层设计强化等关键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Read more >>
PDF
50-52
秦 高远

Article ID: 5592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92
Views - 21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火电厂在脱硝过程中常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提升超低排放水平。然而,在喷氨过程中氨逃逸问题频发,不仅削弱脱硝效率,还会造成下游设备腐蚀、环境污染和运行成本上升。氨逃逸的控制已成为影响脱硝系统运行稳定性与环保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围绕火电厂脱硝系统的氨逃逸机理展开分析,探讨其与喷氨控制、催化剂性能、烟气工况等因素之间的关联,系统梳理当前主流监测与调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喷氨策略、改进反应器结构、完善运行管理等控制路径,以期为火电厂提升氨利用率、降低排放风险提供可行依据。...
Read more >>
PDF
53-55
郭 素洁

Article ID: 5593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93
Views - 15  (Abstract) PDF - 3  (Download)
Abstract: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持续增加,直接威胁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了保证环境的安全性,净化人们的生存空间,应落实好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工作,为环境治理领域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处理工作提供依据。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常见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阐述了检测过程中影响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质量的因素,最后对如何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工作质量提出了针对性应对建议,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Read more >>
PDF
56-58
梁 光愉

Article ID: 5594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94
Views - 43  (Abstract) PDF - 1  (Download)
Abstract:文章系统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中,客土法与换土法直观有效但成本高、易二次污染,淋洗法适用于透水性好的土壤,修复效率高却破坏土壤结构;化学修复里,化学固定法操作简便、可固定重金属形态,但存在重新活化风险,氧化还原法能改变重金属价态,却需精准控制反应条件;生物修复方面,植物修复绿色经济但周期长,微生物修复适用范围广,不过对环境敏感、修复缓慢。这些技术各有优劣,实际应用需综合考量土壤状况与污染程度,合理选择或联用。...
Read more >>
PDF
59-61
王 学本

Article ID: 5595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95
Views - 21  (Abstract) PDF - 1  (Download)
Abstract: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园区面临环境污染集中、生态治理复杂等挑战,传统分散式环保咨询服务已难以满足综合管控需求。本文基于工业园区环保咨询业务核心场景,通过构建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运用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整合多源数据资源,创新“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实现环境问题的系统性预防、精准化治理与长效化管控。本研究为工业园区环境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与理论参考,对推动工业园区环保咨询一站式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Read more >>
PDF
62-64
徐 贤, 霍 庆霖, 陈 润平

Article ID: 5596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96
Views - 27  (Abstract) PDF - 4  (Download)
Abstract: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为了有效应对地下水污染,研究提出了地下水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技术的综合应用框架。本文通过综合运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对典型污染模式下的地下水治理进行系统探讨与评估。分析各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气相抽提法、化学氧化技术和微生物降解技术等,综合应用多种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效率。其中,基于化学、生物联合修复的技术模式在污染物降解速率和地层渗透性恢复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最后,研究提出了系统性环境修复的技术优化和管理模式,以促进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修复提...
Read more >>
PDF
65-67
王 元柯

Article ID: 5597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97
Views - 15  (Abstract) PDF - 4  (Download)
Abstract: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果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治理,不仅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还会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在我国不断倡导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今天,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加强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与污染管控迫在眉睫。但是,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形势非常严重,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污染管控难度非常大。本文重点以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污染管控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对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污染管控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Read more >>
PDF
68-70
任 磊, 栾 忠庆

Article ID: 5598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98
Views - 12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长输管道企业输油站场主要承担油品的转输、储存与管理工作,其涉及的原油、成品油等一旦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对受污染的输油站库地块必须予以管控或修复治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是土壤地下水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的第一步,对后续详细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发布的一系列调查规范、指南为依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某输油站场污染地块开展的初步调查为例,分析此类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特点,总结说明输油站场地块在土壤和地下水调查监测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为后续开展此类工作提供参考。...
Read more >>
PDF
71-74
赵 倩

Article ID: 5599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599
Views - 17  (Abstract) PDF - 1  (Download)
Abstract:公路项目中,由于其承担车辆通行的任务,再加上车辆经行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公路运营期的声环境就十分复杂,可能对沿途居民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公路项目中强化对声环境的重视,根据车辆通行状况以及路面摩擦系数,分析可能产生的噪音类型、成因以及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防治的策略,以降低对居民的影响。本文就从公路项目入手,浅谈项目运营期间的声环境,通过声环境评价,了解声环境产生原因以及具体类型,然后结合声环境的具体状况,制定防治措施。...
Read more >>
PDF
75-77
梁 海崟

Article ID: 5600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600
Views - 26  (Abstract) PDF - 3  (Download)
Abstract:重金属污染物因其毒性强、生物富集性高及环境持久性,成为环境检测领域关注的重点对象。准确掌握其在水体、土壤与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含量,对污染防控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分析方法包括传统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及现代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法等,各具技术优势与局限性。本文围绕不同重金属检测方法的原理、性能参数、适用介质及现场实用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在常规检测、痕量识别和应急监测中的适配性,为优化重金属污染物分析策略提供技术支撑,并推动相关方法体系的标准化发展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Read more >>
PDF
78-80
陈 树海

Article ID: 5601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5.5601
Views - 18  (Abstract) PDF - 4  (Download)
Abstract: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使得石料的大量开采成为必须,而采石矿场开采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破坏直接导致了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而针对采石矿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作已经成为日益紧迫的课题。不过,实践过程中采石矿场的生态保护修复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对生态保护修复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对此,文章从采石矿场生态保护修复的必要性、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三方面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Read more >>
PDF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