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2737-5080(Online) | 宗旨 传播生态与环境研究理论;研究和推广生态环境研究成果;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展示优秀人才;探索新时代国际生态与环境科学发展方式;共同构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生态与环境”发展;建设人类生态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模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栏目设置
|
卷 6, 期 1 (2025)
完整期次
查看或下载完整的期次 |
目录
吕 娜, 李 金 Article ID: 4498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498 Views - 31 (Abstract) PDF - 10 (Download) Abstract:环境污染治理一直以来是我国的社会热点和重点工作,通过引入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的可视化监测,为各项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尤其是在环境执法工作中,综合应用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了解现状,加大执法力度,可以有效预防环境污染,确保企业积极承担责任,加大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力度。鉴于此,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简单概述相关的基本概念,分析污染源自动监控应用问题,探究其在环境执法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几点有效的保障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Read more >>
|
1-4
|
高 永红 Article ID: 4499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499 Views - 33 (Abstract) PDF - 8 (Download) Abstract: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物理化学处理手段,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依靠高能等离子体与污染物的反应,能够有效去除水、气、土壤等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是一种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的治理方法。本文主要从等离子体的原理出发,探讨其在空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以及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其技术特点、处理效率以及应用中的挑战和优化策略。通过对等离子体污染治理技术的全面分析,总结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Read more >>
|
5-7
|
张 丽琼, 刘 医栋, 张 会兴, 李 超, 屈 磊 Article ID: 4500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00 Views - 21 (Abstract) PDF - 9 (Download) Abstract:【目的】为保证瀛湖库区水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科学性建议。【方法】试验选取安康市水电站大坝上游1000米处和流水镇七里碥(瀛湖库区)两个取样点,针对2021—2022年两年来安康市瀛湖风景区库区内水质安全进行监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照国家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地表水对库区水质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国家Ⅱ类水质量标准,每个样本共检测24个指标。【结果】分析结果显示,2021—2022年度瀛湖水体水质健康,水体中各类有害元素含量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两年间TP平均值为0.02 mg/L、TN平均值为1.31 mg/L平均...
Read more >>
|
8-13
|
籍 伟姣 Article ID: 4501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01 Views - 35 (Abstract) PDF - 4 (Download) Abstract: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土壤污染的问题愈发严峻,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作为一项预防性的环境管理手段,环境影响评价(EIA)在识别、预估和评估土壤污染效应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希望能够探讨针对污染影响型土壤的环境影响评价策略,力求为土壤污染的防控与治理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Read more >>
|
14-16
|
罗 颖 Article ID: 4502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02 Views - 17 (Abstract) PDF - 1 (Download) Abstract:随着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对污水样品的科学采集与保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系统梳理了污水样品采集的点位布设、现场检测采样、采样数量确定等策略,并分析了样品保存方法,包括冷藏/冷冻保存法和化学试剂保存法。本文通过研究得出,在污水样品采集中,科学布设采样点位、精确设计采样周期与频率、规范使用仪器设备,以及采用适宜的样品保存方法,对于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对于提升环境应急监测的效率和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Read more >>
|
17-19
|
刘 镜波 Article ID: 4503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03 Views - 19 (Abstract) PDF - 12 (Download) Abstract: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生态环境工程在工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相关技术创新与实践。从传统治理技术的局限性出发,深入分析了生物强化技术、膜分离技术与生态修复技术在工业废水治理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实践效果,展示了其在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实现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优势,为工业废水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有助于推动工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Read more >>
|
20-22
|
汪 翠英 Article ID: 4504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04 Views - 24 (Abstract) PDF - 4 (Download) Abstract: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作为一项科学性与实践性兼备的技术手段,旨在通过对项目开发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化分析,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态保护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可忽视的核心内容。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威胁。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以数据驱动和预测分析为核心的生态保护策略,可以有效缓解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然而,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生态保护策略仍存在技术覆盖不足、实施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基于技术优化的生态保护策略,不仅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
Read more >>
|
23-25
|
蔡 强真 Article ID: 4505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05 Views - 20 (Abstract) PDF - 7 (Download) Abstract: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污水的处理已逐渐成为城市环境维护的中心议题。本项研究深度探索了当前城市污水处理所遭遇的关键问题,并清晰地指明了污水处理设备建设的滞后、技术实力的不足和处理污水所需的高昂费用等明显的挑战。鉴于环境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我们对多种污水处理技术和创新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涵盖了生物处理、膜分离技术和资源再利用等多种技术手段。旨在提高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并推动水资源的持久利用。...
Read more >>
|
26-28
|
胡 鑫华 Article ID: 4506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06 Views - 32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环境监测已成为保证环境品质与公众健康不可或缺的措施。本研究探讨了环境监测领域内的核心议题与需求,涵盖了关键指标、数据收集及处理的需求以及对实时性、精确度与可靠性的严格要求。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解析、模式识别、预测建模、趋势分析、异常探测与警报系统、自动化监控与远程操控等方面的潜在贡献。此外,还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涉及数据获取与前期处理、模型选取与训练、系统整合与实施以及持续的学习与优化机制。本文意在为环境监测行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参考框架与实践指南。...
Read more >>
|
29-31
|
徐 丽华, 晋 远, 舒 博 Article ID: 4507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07 Views - 24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在工业生产中,废气的主要排放来源是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和有害物质。VOCs不只是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它还对人们的健康以及整体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旨在深度探讨工业园区VOCs污染的综合治理策略。...
Read more >>
|
32-34
|
张 舟 Article ID: 4508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08 Views - 28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地下水氨氮污染问题在许多地区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诸多隐患。氨氮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业施肥、污水排放和工业废水等。为了有效治理地下水中的氨氮污染,近年来,许多新技术相继被提出并应用于实际中,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生物等。这些技术各有特点,能够针对不同程度和类型的氨氮污染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一些实地研究中,这些技术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治理效果,显著降低了地下水中的氨氮浓度,改善了水质。本文将对地下水氨氮污染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Read more >>
|
35-37
|
李 令 Article ID: 4509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09 Views - 20 (Abstract) PDF - 4 (Download) Abstract:化工行业有机废气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周边居民健康至关重要。鉴于化工行业实际情况,对有机废气治理方法进行优化调整显得尤为必要。本文聚焦于化工行业运营生产中的有机废气治理,从治理技术和治理策略两大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化工企业及相关社会职能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提升有机废气的治理能力和效果。...
Read more >>
|
38-40
|
王 露洁 Article ID: 4510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10 Views - 40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通过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大气、水质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系统的监测与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当前,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监测手段不够先进、评价标准不够统一、监测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的研究,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Read more >>
|
41-43
|
高 晓静, 孙 英杰, 孙 希宁 Article ID: 4511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11 Views - 25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环境因素的持续监测,能够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环境影响评价则是对某一项目或活动实施前、实施中及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的重要工具。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环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此,本文首先概述了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进一步分析了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紧密关系。最后提出了发挥二者协同作用的建议,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Read more >>
|
44-46
|
杜 鑫 Article ID: 4512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12 Views - 48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的数量和面积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及治理不仅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因此,科学、系统地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土壤污染现状出发,分析了现有调查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Read more >>
|
47-49
|
吕 琴, 查 利保, 曾 佳 Article ID: 4513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13 Views - 29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地下水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与供水来源,其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科学有效的监测与质量控制成为保障地下水安全的关键环节。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在数据采集、污染溯源、动态变化评估等方面展现了显著成效,但其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监测精度的保证、数据一致性的维护以及复杂环境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干扰。因此,围绕地下水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质量控制要点展开研究,分析实际操作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Read more >>
|
50-52
|
蔡 懿苒 Article ID: 4514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14 Views - 30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文章对安徽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其在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成效与问题。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和实地调研,提出了未来安徽湿地公园在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化管理以及社区参与等方向的发展策略,旨在为安徽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
Read more >>
|
53-55
|
陈 丽媛 Article ID: 4515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15 Views - 23 (Abstract) PDF - 3 (Download) Abstract: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协同机制研究是当前环境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旨在探讨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的协同机制,通过分析污染物排放的现状、治理技术的发展以及政策法规的实施,提出有效的协同治理策略。本文回顾了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强调了协同机制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污染物排放控制的主要方法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互补性和协同性。...
Read more >>
|
56-58
|
杨 阳 Article ID: 4516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16 Views - 32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双碳政策涉及多领域协同调控,围绕碳排放双控制度与碳中和目标展开对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约束,为工业体系减排提供战略指向。此政策在工业生态环境中发挥深层次影响,主要体现在污染物排放治理、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产业升级路径演化等层面。相关部门在制度设计中强调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鼓励企业通过技术优化和流程改造实现能耗大幅削减。重点工业行业在供应链协同与生产模式重构中逐步打通节能环节,形成可持续发展新动能。双碳政策在经济收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仍需深入探讨,以期通过实践落实与理论构建为绿色转型提供系统保障。...
Read more >>
|
59-61
|
吴 超君 Article ID: 4517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17 Views - 20 (Abstract) PDF - 3 (Download) Abstract: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本文系统地探讨了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膜材料的最新进展、膜工艺的优化以及膜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膜分离的基本原理、不同类型膜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膜工艺在实际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旨在为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综合分析,本文为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全面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Read more >>
|
62-64
|
晋 远, 舒 博, 徐 丽华 Article ID: 4518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18 Views - 39 (Abstract) PDF - 3 (Download) Abstract: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生态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要求,需要相关人员深化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实现对污染的治理。大气污染作为常见的污染类型,一般具有污染范围广、污染类型多以及危害性较大等特点,治理难度较大。此背景下,本文就从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入手,结合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分析大气环境污染的成因、类型以及特点等,然后综合相关信息,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实现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Read more >>
|
65-67
|
孙 英杰 Article ID: 4519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19 Views - 45 (Abstract) PDF - 6 (Download) Abstract:水体富集营养问题是湖水逐渐陈化的过程之一,指的是过多氮、磷等滋养成分流入湖中,促使浮游植物如藻类快速生长,进而造成水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水质量变差。本文分析并比较国内外在湖泊富营养化处理技术上的发展状况。经过对众多相关文献的整合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在应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其具体运用,并对这些技术的优点与缺陷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是为了给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处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促进相关处理技术的持续进步与优化。...
Read more >>
|
68-70
|
师 秀玲 Article ID: 4520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20 Views - 18 (Abstract) PDF - 8 (Download) Abstract: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噪声污染就是最突出的一个环境问题。而声环境监测,则是利用专业技术,对各种环境中的噪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只有加强声环境监测,并对声环境监测质量进行控制和提高,才能够为噪声污染问题的处理与解决提供支持,进而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声环境监测工作的质控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Read more >>
|
71-73
|
刘 志祥, 苏 莉竣 Article ID: 4521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21 Views - 30 (Abstract) PDF - 4 (Download) Abstract:在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工业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危险废物,再加上废物处置能力不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且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人体健康。基于此,要做好危险废物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时发现环评工作中的问题,分析危险废物治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实现危险废物的高效化处理,既可以促进工业发展,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Read more >>
|
74-76
|
张 军峰 Article ID: 4522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22 Views - 33 (Abstract) PDF - 4 (Download) Abstract:水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当前的重点内容。微生物技术依托新陈代谢机制,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处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环境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环境污水处理中,需要根据污水情况选择合适技术,发挥微生物作用,净化水质,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鉴于此,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简单概述微生物技术以及其在环境污水处理中的具体作用,探究应用情况,分析微生物应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Read more >>
|
77-79
|
杨 平, 李 静林, 虞 泽锋, 郭 铁军, 廖 靖 Article ID: 4523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23 Views - 33 (Abstract) PDF - 3 (Download) Abstract:本文通过分析海水淡化系统反渗透膜浓差极化产生的原因和减弱浓差极化的措施,并且结合电站目前海水淡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在不对系统运行工艺流程进行改动情况下,采取对海水淡化系统产水量进行周期性调整同时对海水反渗透产水进行回收利用的运行方式调整措施,通过2年的实际运行,验证采取以上措施能有效减缓反渗透膜表面结垢,减弱了浓差极化对反渗透膜的影响,海水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周期延长至2年以上,有效提高了反渗透运行性能。...
Read more >>
|
80-82
|
杨 春祥 Article ID: 4524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24 Views - 23 (Abstract) PDF - 9 (Download) Abstract:水资源问题是制约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影响评价(EIA)体系作为工业园区规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功能。本研究结合水资源保护和环评机制,就工业园区规划中水资源保护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采集及分析了多地区工业园区的规划信息和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比较发现水资源保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明显改善了工业园区的水资源问题。数据比较结果显示,环境影响评价有效引导了工业园区的规划,使得水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利用。...
Read more >>
|
83-85
|
尹 凤超 Article ID: 4525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25 Views - 18 (Abstract) PDF - 7 (Download) Abstract: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种有毒性污染气体,属于大气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VOCs的浓度明显下降。不过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源头管控不严,末端治理效果不佳,影响到大气治理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的效率。因此,环保部门需要提高重视,落实源头管控,加强末端治理,实现预期目标。鉴于此,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简单概述大气治理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参考。...
Read more >>
|
86-88
|
陈 晗, 李 金, 余 安满, 李 佳 Article ID: 4526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1.4526 Views - 21 (Abstract) PDF - 5 (Download) Abstract: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频次不断升高。为更好地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切实保障流域水环境和用水安全,必须加强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能力体系建设。文章先分析了流域常见的工业污染、污染物泄露等突发水污染事件,然后围绕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从预案防范、防控评估、能力支撑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应急能力体系建设措施,以供参考。...
Read more >>
|
8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