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7.6507
Article ID: 6507
摘要
煤矿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地表形态与地质结构,显著影响区域地质环境质量。随着煤炭资源的持续开发,土地利用类型由耕地、林地向工业用地和废弃地转化,引发土壤退化、地表塌陷、水文结构紊乱等一系列地质问题。土地扰动导致的地质灾害风险上升,不仅威胁生态系统稳定,也加剧人居环境脆弱性。通过遥感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可清晰识别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退化的空间关系,为煤矿区地质环境质量演变提供量化依据。科学调控土地开发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协同推进,是提升煤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的关键路径。本文系统分析煤矿区土地利用演变过程及其地质影响机制,探索适宜的治理策略与管理措施,以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煤矿开采;土地利用变化;地质环境质量;塌陷区;生态修复
参考
张楠,陈胜华,孙彩霞.阳泉市煤矿区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测绘通报,2025,(03):27-32.
张敏.大型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生态影响研究[D].导师:王金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
李帆,包妮沙,何军浩.草原露天煤矿区32年土地利用/覆盖及碳储量遥感变化监测[J].,2019,42(01):83-87.
贾斐斐.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模拟预测[A].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2016:1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程 晓庆, 宋 海燕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