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流域区域性高温和干旱过程分析评估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7.6513
Article ID: 6513
摘要
为深入探讨皖江流域高温和干旱特征,本文利用1961—2024年皖江流域 2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和气温资料,构建区域性高温、干旱过程综合评估指标(涵盖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强度),对 64 年区域性高温和干旱过程开展特征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近64年a内共发生132(79)次区域性高温(干旱)过程,高温事件呈加剧趋势,尤其21世纪后高温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显著上升(如2000—2024年高温综合强度均值0.23,较1961—1999年高61%);干旱强度波动上升,特旱事件加重(2000年后累计特旱站次升至年均150站);高温干旱复合型年31年,占主导(77.5% 同年发生年),1990年后复合型年频率上升且重发特征明显。
关键词
皖江流域;高温干旱;特征趋势;分析评估
参考
杨玮,谢五三,王胜,张宇,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在安徽生活上的适用性分析[J],气象科技,2018,46(5):988-997.
刘文英,孙素琴,朱星球等,江西省区域性高温和干旱过程分析与评估[J].干旱气象,2024,42(2):187-196.
王胜,田红,吴蓉,等, 2022年安徽省区域性高温和干旱过程综合评估[J].干旱气象, 2022,40(5):771-779.
李忆平,张金玉,岳平,等,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重大干旱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干旱气象, 2022,40(5):733-747.
中国气象局,2021.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QX/T597—202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翟武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安徽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11-9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张 友明, 徐 会琳, 陈 子贤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