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草地退化机理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曹 仕凯(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7.6524

Article ID: 6524

摘要


西藏高原草地作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面临着退化加剧、生态功能弱化等严峻挑战。草地退化不仅影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还对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碳汇能力构成威胁。本文围绕西藏高原草地的生态背景,系统分析其退化的表现特征与主要驱动因素,重点探讨了高寒草地生态脆弱性、放牧强度、气候变化、鼠虫危害等作用机制。进一步提出针对不同退化类型的分区治理思路与恢复技术路径,包括种质资源优化、人工补播、封育控牧及恢复成效监测体系构建,旨在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基础。

关键词


西藏高原;草地退化;生态脆弱性;恢复技术;监测评估

参考


吴晓燕,平措.西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修复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21,47(01):109-114.

魏巍.浅谈西藏高原草地退化成因和生态恢复建议[J].西藏农业科技,2020,42(S1):120-121.

蔡晓布,彭岳林.西藏退化高寒草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8,31(02):310-319.

陈斌,李海东,曹学章.西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退化及植被恢复技术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05):18-2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曹 仕凯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