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表热环境效应对农业粮食总产量的影响预测的研究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7.6552
Article ID: 6552
摘要
中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受季风影响显著,导致各地天气变化剧烈,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准确评估气候对热效应及农业产值的影响,是政府、公众和科研领域长期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中国气象数据网与《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资料,利用SPSS灰度关联分析法,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风速、降水、日照、湿度等因素中筛选与地表热环境效应相关性最强的五项指标,并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京津冀地表热环境效应进行分析与预测。随后,基于2011—2020年京津冀13市农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其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地表热环境效应对农业生产能力存在5%显著性水平的负向作用,且其滞后一期同样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文章建议京津冀应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完善农业保险和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以应对热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地表热环境效应;灰色相关性;BP神经网络回归预测;固定面板模型;农业生产
参考
李竹薇,田颖楠,韩奕娆,刘瀚文. 我国本土气温指数期货产品的研发设计——源于京津冀“首都经济圈”核心功能区的气温数据[J].中国证券期货, 2024(06)
代明慧,于法稳.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能力提升[J].研究中州学刊, 2024(04)
张晗.一种用于时间序列预测的平移不变神经网络结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24(03)
李颜平,吴刚基于典型数据集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对比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22,44( 2) : 185-192.
周寅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的测度及应对策略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23,(04)
李海东. 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管理策略 [J]. 生态学报., 2020,40(11):3844-3850
樊星. 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主要结论解读及建议[J]. 环境保护,2021,49(Z2):44-48.
张蒙殷培红运用 NbS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J].环境生态学, 2022,4(04) :51-58+80.
李钧宫海鹏粮食供求形势及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研究[J]. 农业发展与金融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郭 彦彤, 李 冰蕙, 陈 思含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