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载光谱成像与雷达成像技术的发展

王 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中国;孔径阵列与空间探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iser.v6i7.6692

Article ID: 6692

摘要


无人机作为未来发展中主要的侦查和作战平台,载荷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无人机的作战效能。本文针对无人机的侦查类载荷,阐述了无人机载光谱成像技术和雷达成像技术的发展,并简述了两类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各自的优势,最后对无人机及其载荷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战争的需求,无人机因其独特的优势,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无人机的作战任务已由传统的情报侦察、战场监视向目标定位、防空压制、对地精确攻击和拦截巡航导弹等领域发展,无人机的侦察打击一体化能够更加适应日趋复杂的战场环境。

关键词


无人机;光谱成像;合成孔径雷达;多源信息融合

全文:

PDF

参考


周峰,刘建辉,郭俊等.国外机载红外预警系统发展动态分析,激光与红外,47(4),2017.4

符成山,吴惟诚,雷东.美军无人机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飞航导弹,2019.

张凤晶,范秀英,吴迪.无人机光电侦察任务载荷研究, 2016(第六届)中国国际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大会.

刘亮,吉波.无人机载雷达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导航,2014.6

冯姗,曾祥忠.四通道可见光光谱相机的设计,应用光学,40(3),2019.5

李江南,无人机载多光谱相机设计, 舰船电子工程,33(4),2013

成刚,方帆,宁飞等.无人机载多光谱侦察效能研究,应用光学,38(5)2017.9

曹丛峰,基于滤光片阵列分光的无人机载多光谱相机系统研究,硕士论文,2017.6

李文杰,王成良等,基于线性渐变滤光片的成像光谱仪综述,红外,36(3),2015.1

汪伟,沈志学.LCTF机载高光谱相机光学系统设计,光子学报,44(7)2015.7

王海峰.中小型无人机载光谱成像系统研究,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6.12

林军,邵俊,宋超等.干涉型光谱仪高精度光谱定标方法,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35(12)2015.12

王岩飞,刘畅,詹学丽.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雷达学报,5(4)2016.8

Klare J, Weiss M, Brenner A, et al..ARTINO: “A new high resolution 3D imagingradar system on an autonomous airborne platform”.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Denver, 3842–3845, 2006.

曲长文,周强,王颖.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测技术, 舰船电子工程,1(29),2009

袁成,宋刚,许佳,张健.2019年国外先进军用无人机研究进展.飞航导弹,2020.

李捷.面向目标识别的机载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2018.

刘怀国,吴陈,张冰.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融合中的应用[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2001 (03)

谢德胜,徐友春,陆峰,潘世举.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3维目标实时检测[J].汽车工程, 2022(03)

赵秋月,左万利,田中生,王英.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信任关系强度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学报, 2014(04)

周恩帆,马俊,周永杰,王欠欠,陈博行.一种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22(0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王 凤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