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天台上的女孩”——家医校联动机制下校园危机干预案例报告

陈 宏宇(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ri.v1i5.4404

Article ID: 4404

摘要


家校共育,相互配合是医治青少年心理的重要支持力量,同时也是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教育才能迎来转机。学校也应该充分利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对家长开展适当的教育培训,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能力,走出困境。家庭中的互动模式与青春期孩子的情感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孩子在接受学业、社交、生活等各方面的考验时,他们的情感系统会帮助他们去面对成长中的挫折。父母能否在亲子关系中给孩子的情感系统“充电”,孩子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情感系统“充电”,都源于核心家庭成员的沟通互动模式。

关键词


心理教育;案例;家校共育

全文:

PDF

参考


徐凯文.自杀危机评估与干预技术:新的理论与工具[C].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1.

闫高慧,燕美琴,段爱旭,等.积极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军事护理,2024,41(12):27-30+56.

赵月华.国内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干预研究现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33):9-1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陈 宏宇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