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探索

王 宗绍(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中国;)
张 文辉(交城县红旗路学校,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ri.v1i6.4603

Article ID: 4603

摘要


当前全球教育环境中,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显著,国际理解教育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培养国际视野人才的基础阶段,而小学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个时期的小学体育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关键时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拓宽小学生国际视野,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融合国际理解教育与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体育教学氛围是迫切需要探索的。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小学体育、体育课堂教学【作者简介】王宗绍(1996-),男,中国河南安阳人,硕士,二级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研究。1 引言在当前全球教育环境中,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成为近年来教育界的研究热点[1]。1946年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首次明确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趋势加深,国际理解教育被赋予新使命,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2]。面对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我们应当寻找方法,将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够在小学生的心中埋下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种子,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国际化基础。2 国际理解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价值2.1 小学体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紧密相连,世界成为一个战。这些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努力解决,以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我国也从顶层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等倡议,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措施。而国际理解教育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的关键内容,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日益受到重视[3]。体育学科目的在于培育“终身体育的人”,对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体育核心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4]。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个时期学生正处于学习和发展动作技能的关键时间,对终身体育的产生深远的影响[5]。由此可见,不管是从时代发展还是体育核心素养考虑,学校教育都需要重视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小学体育是十分有意义的。2.2 探索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2010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中提出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促进不同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促进跨文化的交流[6]。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提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包容心态的个体,国际理解教育还鼓励学习者关注全人类共同遭遇的问题,并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其重要性[7]。2019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8] 和2020年所颁布《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文件政策中不断重申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来看,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也是贯彻对外开放国策的背景下,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迫切要求,这对于培养开放思维和具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是有益的。由此可以看出,国际理解教育已然成为一种全球公民必备的品质和重要的能力。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基础关键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拓宽小学生国际视野,与此同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和技能性特点决定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具有复杂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从小开始对我国小学生进行全球意识与国际素养的培养,积极探索适合的路径与方法,把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2.3 基础教育的改革浪潮引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自1999年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适应时代发展,推动教育国际化。“双减”的颁布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格局的整体性变革[9]。《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10] 和《“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11],以及 2022版《 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12]等文件所涉及的培养学生具有开放、创新的眼界与思维,这与国际理解教育相一致。因而,小学体育教师需深入理解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通过体育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以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现代公民素养的提升。3 国际理解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在与实际教育实践的对接中存在一些问题[13]。本文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以“国际理解教育”、“体育教学”等主题词进行检索,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发表涉及国际理解教育类的研究较少。其原因:一是大部分一线体育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共识。二是在体育课堂教学实施中,包含有那些要素、策略以及内容等问题了解不够深入等等。因此,在当今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考虑到整合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对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及其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4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探索下面以上课中具体的教学例子来说明:在小学体育实践教学中,如何运用国际理解教育来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4.1 融合国际理解教育与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我国中小学已经开展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但对于其内涵与实施方法等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共识 [14]。然而,本文认为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整合国际理解教育,需要找到两者教学目标的交汇点,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15]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将这一理念传递到小学体育课堂中,从而促进小学体育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当然,我们必须要立足国内实际情况,并考虑小学生的具体状况,从而明确小学体育的国际理解教育核心理念、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这些理念和内容能够在实际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实施。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授前滚翻内容时,最初教学时会将国际理解教育与体操教学在整个体育课堂中分割开来,在“激趣导学”与“增趣促学”部分中就是讲前滚翻的专项热身准备活动与体操知识,后面“活化学练”和“放松回复”部分讲前滚翻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在对国际理解教育背景下前滚翻进一步学习后,我会通过教授前滚翻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人对体操运动起源的不同见解,体现出包容差异的精神,以此将国际理解教育中对本民族深厚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小学体育前滚翻技能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使整节课的教学条理清晰,同时让国际理解教育的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而在对学生进行前空翻技巧训练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世界各国对前空翻技术所追求的共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足球、排球、篮球等体育项目以及许多国外体育活动、外国体育人物的介绍都是来自外国文化,包括游戏的规则意识,凸显了西方文化。因此,在这些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应首先从国际理解的角度出发,传授其他民族文化相关的知识,并尽可能从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视角进行介绍,也可以与奥林匹克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展开。最终,致力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成为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4.2 将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融入日常体育教学在经济和科技的翅膀下,各国间正逐步成为“国称} 然而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不同地域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中更容易迎来理解差异与认知分歧,因此人们急需解决怎么样消除误解与加强共识,而体育教学课堂作为一个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竞争意识和身体素质的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反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增强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识并实现其与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做不仅能够扩大小学体育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国际化视野。该校在打造高质量的小学篮球课堂教学时,我们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来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这些策略包括清晰的教学指令、现场示范和及时的教学反馈等。例如,本文以小学篮球教学反馈为对象,因为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改善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小学篮球教学反馈分为一般性反馈、针对性反馈、纠错反馈和非语言反馈四种类型。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一般性反馈运用如:“低运球真棒”“突破做得好”“停止”等,给学生及时的正面或负面评价,但是缺乏在篮球教学的指导细节。相反,针对性反馈更为详尽,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清晰的意见和指引,也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具体行为。如:“李四,就是这样!这个持球交叉步突破做得很不错!”。而纠错反馈则要更加全面,能使学生能意识到自身的具体部分进行改正。如:“你刚刚持球交叉步突破时身体重心过高、侧身探肩不够,现在试试屈膝降重、侧身探肩力度大的位置”。教师的非语言反馈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与口语交际一样有效。在篮球教学中正面非言语反馈有翘起大拇指、轻拍学生、对学生点头示意以及与学生击掌等。非言语反馈也可以是负面的:摇头以示意不对、摇头、从学生旁走开等。同时,在篮球课的教学中,也会借鉴美国的全国篮球联盟(NBA)作为范例,举办一场模拟的国际会议,把学生分为各国的代表,通过参加的方式,了解美国文化背景下的种族融合,对比中国在与球类项目的发展相比较,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对小学篮球教学的教学进行反思,使学生的跨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得到持续的强化。4.3 全球视野,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体育教学氛围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全球视野,理解世界趋势,并将中国发展与国际形势相联系。而作为一线的小学体育教师也应立足于此,在注重提高自身国际理解教育的能力与素养的同时,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应及时根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选取时代气息的国际时事,将国际理解教育落实在自身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与时俱进,强化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以提升其小学体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视野的目的。例如: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到小学体育课中,以“身体活动——跨越五大洲”为例,游戏规则是在开阔的空间中划出5块区域(各个区域间隔3—5米),从中间开始,由一名领队随机喊出大洲名字,队员听到指令后移动到该指定区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设置带有国际理解教育的黑板报,在教学环境中增设根据五大洲地域设置国际风味的队伍标志,在数字化教学中也可以引入相关的资源链接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小助手。总之,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维度目标,聚焦全球视野,营造小学体育教学的国际理解教学氛围。5 结语在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全球各个国家都是休戚与共的。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梯,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为了构建一个和平共处、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国际理解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一线小学体育老师,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素养,把中华文化精华融入到教学之中,培养具有深厚中国底蕴和国际化眼光的优秀人才,帮助他们成为世界富强、人类复兴的好公民。参考文献[1] 姜英敏. 全球化时代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构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 (01): 87-93. [2] 徐辉,王静. 国际理解教育研究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6): 85-89.[3] 陈红. 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J]. 人民教育, 2014, (15): 77-79.[4] 尚力沛,程传银.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构成及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30-134.[5] America S, Couturier L, Chepko S, et al. National standards & grade-level outcomes for K-12 physical education[M].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14.[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 人民日报, 2010-07-30 (013).[7]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 (10): 1-3.[8]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 人民日报, 2019-02-24 (001).[9] “双减”改革推动基础教育格局整体性变革教育部官网 http://www.moe.gov.cn[10] 于素梅,许弘.《〈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33(04):371-377.[11] 林剑.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解读《“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N].中国体育报,2021-10-26(001).[1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J].体育教学,2022,42(10):53.[13] 姜英敏. 全球化时代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构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 38 (01): 87-93. [14] 蒋淼,历晶.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 [J]. 学园, 2024, 17 (03): 81-83.[15] 季浏.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突出的重点与主要变化 [J]. 课程.教材.教法, 2022, 42 (10): 54-59.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小学体育、体育课堂教学

全文:

PDF

参考


姜英敏. 全球化时代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构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 (01): 87-93.

徐辉,王静. 国际理解教育研究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6): 85-89.

陈红. 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J]. 人民教育, 2014, (15): 77-79.

尚力沛,程传银.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构成及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17(10):130-134.

America S, Couturier L, Chepko S, et al. National standards & grade-level outcomes for K-12 physical education[M].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 人民日报, 2010-07-30 (013).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 (10):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 人民日报, 2019-02-24 (001).

“双减”改革推动基础教育格局整体性变革教育部官网 http://www.moe.gov.cn

于素梅,许弘.《〈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33(04):371-377.

林剑.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解读《“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N].中国体育报,2021-10-26(00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J].体育教学,2022,42(10):53.

姜英敏. 全球化时代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构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 38 (01): 87-93.

蒋淼,历晶.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 [J]. 学园, 2024, 17 (03): 81-83.

季浏.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突出的重点与主要变化 [J]. 课程.教材.教法, 2022, 42 (10): 54-5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王 宗绍, 张 文辉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