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策略研究

吕 梦莹(安徽新华学院,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ri.v2i1.4990

Article ID: 4990

摘要


新时代的“时政话语”翻译是进行对外宣传,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渠道。作为具有“时政话语”特色的代表性文本,《政府工作报告》简洁、精炼、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将该文本进行英译,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因此,本文拟在目的论指导下,结合目的论三大原则:目的、连贯性和忠实原则,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策略进行研究,促进中国思想和中国价值观的对外传播,构建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

关键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目的论;英译策略

参考


黄友义.翻译要为国际传播与社会发展服务[J].上海翻译,2022,(04): 1.

秦慈枫,陶李春.做优时政话语翻译全力讲好中国故事——黄友义先生访谈录[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2, (04) :22-29.

REISS K, RHODES E F. Translation criticism-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 Routledge, 2014.

VERMEER H.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Heidelberg: Heidelberg University Press, 1978.

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Manchester, UK: St.Jerome Pub. , 1997.

黄友义. 翻译要为国际传播与社会发展服务[J]. 上海翻译, 2022, (04): 1.

贾毓玲. 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如何克服“中式英语”的倾向[J].上海科技翻译, 2003, (04):26-28.

李红霞.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J]. 外国语文,2010,26 (05): 85-8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吕 梦莹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