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导人行善的思想研究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1.5821
Article ID: 5821
摘要
本文以《搜神记》中的劝人行善类故事为研究对象,对此类故事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影响《搜神记》中教化类故事的历史背景。总体上,书中导人行善的故事可分为孝道故事和报恩故事两类,孝道故事鼓励人们维护传统的家庭伦理,报恩故事将行善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搜神记》成书于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同时阶层固化严重,官场被门阀士族长期垄断,志怪小说中劝人行善的故事满足了人们惩恶扬善的渴望,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除此之外,魏晋时佛教盛行,其中的因果轮回等观点也影响了《搜神记》导人行善故事的内容,晋代对孝道的官方宣传同样影响了书中孝行故事的书写。
关键词
《搜神记》;道德教化;魏晋
全文:
PDF参考
周佩佩:《论〈搜神记〉的孝道观》[J],《新余学院学报》第21卷第3期(2016年6月)2. 刘娜,安相:《心理学视域下的魏晋“志怪”小说发生论——从〈搜神记〉谈起》[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9卷第1期(2016年2月)3. 王冠波:《论干宝及其〈搜神记〉》[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 冷艳:《魏晋南北朝佛教与志怪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9年)5. 刘惠卿:《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动物报恩母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2007年5月)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张 婉怡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