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过程中的大众化趋势——兼论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精英化倾向

宫 兴福(中共温宿县委党校,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1.5836

Article ID: 5836

摘要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含之意,但后者却通过精英化通道传入中国:先是以文化精英为传播主体,采取如文言文、私人笔记等精英文化形式为传播形式,在传播中与同属精英文化的传统封建政治思想融合。先是封建官僚、洋务派官员,接着是改良主义知识分子,再接着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最后与劳动人民结合,通过传播者的“一路下行”逐渐实现大众化。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着与之“逆向而行”的精英化倾向,需要通过全面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将科学认知和信仰在实践活动中统一,以实践结合为原则方法,结合现实、结合时代、结合大众、结合实践纠正这种倾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大众化趋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全文:

PDF

参考


李欣,刘佳丽,张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22(06):81-86.

泓峻,刘立山.“左联”时期文艺大众化讨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影响——以阳翰笙的两篇文章为切入点[J].上海文化,2022(02):5-13.

成超.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路径探索——评《雄关漫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J].领导科学,2022(02):160.

邓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实践历程及基本经验[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1,19(04):2-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宫 兴福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