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枯柳秋正浓——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感

刘 珊(故宫博物院,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2.6275

Article ID: 6275

摘要


在中国浩瀚的艺术长河中,有一幅作品以其宏大的规模、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场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它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了。它是一幅誉满中外的艺术珍品,被誉为中国古代风俗画的巅峰之作。这幅长卷,对研究宋代城市生活、民俗、交通、建筑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长久以来,这幅画所描绘的季节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尽管画名中有“清明”二字,传统上多认为此画是清明时节的春景,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幅画描绘的并非春日景象,而是秋天的繁华与丰饶。本文将从画面中的自然景象、人物活动与服饰、生活习俗与节日氛围,以及其他细节对《清明上河图》为背景,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展览概况;画面浏览;丰收时节

参考


徐慧根.古都开封·穿越或眺望(外一章)[J].星星, 2017(11X):3.

杨和平.《清晚上河图》是春光还是秋色?[J].集邮博览, 2005(8):1.

萧琼瑞.〔清明上河图〕画名意义的再认识[J].Dubai Medical Journal, 1992(18):121-15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刘 珊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