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方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2.6280
Article ID: 6280
摘要
现代汉语的发展,至今受到过许多因素的影响,对其影响比较大的就有汉语方言。汉语方言是中国丰富多样的语言资源之一,而吴方言作为华语方言的重要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语音特点,因此吴方言对现代汉语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本论文旨在探讨吴方言对现代汉语的音韵影响、词汇影响、语法影响、地域文化影响等方面,叙述了吴方言对现代汉语发展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应当充分认识和利用方言资源,推动汉语的多样化和发展。
关键词
吴方言;现代汉语;特点;影响
参考
王素敏,钟健.晋代吴方言的唇音声母——基于民族语言融合的视角 [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3(42):78-84.
周耘.中国传统民歌艺术[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111.
则成.吴方言名词小考[J]. 江苏地方志,2020(06):33-35.
吕琳.略论吴方言文化与其民歌小调演唱[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1):118-122.
吕琳.论苏南民歌的地域风格及其演唱[J].北方音乐,2020(09):105-112.
木玉.浙江吴语句法特点[J].舟山师专学报,1996(04):53-62.
黄雅楠,吴晓彦.论方言对地域文化的传播作用[J].文学教育(上),2022(08):181-183.
林泓羽.汉语主体性与方言多样性的和谐共生——以推普背景下吴方言的保护传承为例[J]. 今古文创,2023(27):119-121.
浦一枝.浅析当代吴语方言传承与面临之困境——以口述历史为突破口 [J].汉字文化,2023(14):16-18.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鲁迅.鲁迅小说全编 [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丁怡琴、王启俊.论张爱玲小说中合肥方言的运用 [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03):6-9.
单秀珍.《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编》中的吴方言词语[J].语文教学通讯,2018(12):72-74.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夏 敏, 李 雨泽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