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梅兰芳《黛玉葬花》对《红楼梦》影像化的影响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3.6679
Article ID: 6679
摘要
1924年,梅兰芳将京剧《黛玉葬花》搬上银幕,这部默片虽短,却成为《红楼梦》影像化的开端,影响深远。在情节选择上,梅兰芳选取“黛玉葬花”这一核心片段,以“撮其要、删其繁”的方式呈现原著精髓,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此后多部《红楼梦》影视作品,无论叙事视角如何,多保留或聚焦此情节及宝黛爱情主题。人物塑造方面,梅兰芳突破传统戏曲扮相局限,借鉴古代仕女图设计黛玉服饰,融合身段、表情与唱腔展现其忧郁气质,其创新为后续影像化中黛玉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对当代《红楼梦》影像化创作亦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梅兰芳;红楼梦;影像化
全文:
PDF参考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M].团结出版社,2006:267.
刘彦君.梅兰芳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77-78.
周剑云.梅兰芳之《黛玉葬花》[N].申报,1924-4-2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王 祺尧, 李 雨泽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