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声韵:从列文著作看图瓦音乐的文化承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4.7360
Article ID: 7360
摘要
本文以美国音乐民族志学者西奥多·列文与图瓦民族志学者瓦莲金娜·苏祖克依合著的《在那山水歌唱的地方——图瓦及其周边地区的音乐与文化》为研究对象,围绕书中两次核心田野调查展开分析。从恒哈图乐队将图瓦音乐带入西方世界的忐忑与碰撞,到深入图瓦民间探索游牧音乐的本质,聚焦呼麦艺术、声音模仿、“以音色为中心的音乐”等关键议题,剖析图瓦音乐中人与自然、神灵的对话关系,以及游牧民族“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同时,结合通辽田野调查中蒙古史诗与乌力格尔的“曲调借用”现象、肃北长调对山川的“自然素描”等实例,对比图瓦音乐与蒙古音乐的共通性,揭示游牧音乐作为文化记忆载体的深层价值。
		关键词
《在那山水歌唱的地方》;图瓦音乐;游牧音乐;呼麦;以音色为中心
		全文:
PDF参考
孙敏思. 呼麦:草原文化中的传统艺术形式[J].剧影月报,2024, (02):102-103.DOI:CNKI:SUN:JYYB.0.2024-02-050.
青格勒. 图瓦呼麦演唱风格与技法的实践探索[J].内蒙古艺术(蒙古文、汉文),2023,(06):27-33.DOI:CNKI:SUN:LMYS.0.2023-06-007.
蒋奕蓥.电子音乐中的声景元素体现[D].深圳大学,2023.DOI:10.27321/d.cnki.gszdu.2023.000784.
刘力萍. 浅谈非洲黑人音乐文化对波萨诺瓦音乐形成的传播影响[J].青春岁月,2022,(10):62-64.DOI:CNKI:SUN:QCSY.0.2022-10-020.
博特乐图. 游牧音乐中的自然、文化及其认知——读列文《在那山水歌唱的地方——图瓦及其周边地区的音乐与游牧文化》[J].中国音乐,2022,(01):191-200.DOI:10.13812/j.cnki.cn11-1379/j. 2022.01.02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包 鹏春宇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