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恢复目标的林草配置优化路径研究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es.v6i6.6091
Article ID: 6091
摘要
本研究聚焦生态恢复背景下的林草配置优化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系统探讨林草配置的生态功能协同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从区域生态基底、物种适应性、群落结构等维度,剖析林草配置对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及碳汇能力的影响机制,提出基于“目标-限制-效益”的三维优化框架。研究表明,科学的林草配置需结合立地条件与生态功能需求,通过物种组合筛选、空间布局优化及动态管理策略,实现生态恢复效能的最大化,为区域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生态恢复;林草配置;优化路径;群落结构;生态功能
全文:
PDF参考
漆喜林.横山区退化林草修复模式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24,34(05):60-66.
彭兴松,马娟.新质生产力助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浅析[J].现代园艺,2024,47(16):54-56.
刘强,修建冰,石娟,等.肥城市林草资源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4,56(03):109-111.
张耀方,常国梁,黄炳彬,等.基于S WAT模型以北运河上游流域氮负荷削减为重点的山水林田湖草修复措施配置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42(02):13-22.
张耀方,常国梁,叶芝菡,等.基于磷负荷削减的沙河水库流域生态修复措施配置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1,35(06):302-30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张 宝军, 图 雅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