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2, 期 2 (2025)

完整期次

查看或下载完整的期次 PDF

目录

Articles

李 伯群

Article ID: 5425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25
Views - 0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近年来,随着全球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石油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随之而来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以我国海洋石油安全管理法规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现状与不足,并借鉴国际先进国家的法规体系与经验,提出优化我国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国际海洋石油安全管理法规体系的分析,发现国外在法规协调性、风险管理、应急响应及环保要求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以期能够为提升海洋石油开采的安全性、环保性与可持续性提供实践研究价值。...
Read more >>
PDF
1-3
杨 艳琼

Article ID: 5426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26
Views - 0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文章聚焦于虎杖悬浮剂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研究涵盖了样品制备与处理、HPLC分析条件优化、特异性鉴别、线性关系测定、不干扰物测定、准确度测定以及分析方法精密度的全面验证。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准确、可靠的HPLC分析方法,实现了对虎杖悬浮剂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有效分离、定量及质量控制。该方法为虎杖悬浮剂的质量控制及药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Read more >>
PDF
4-6
王 斌

Article ID: 5427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27
Views - 3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鉴于石化企业动火作业的高风险特性以及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针对动火作业开展专项安全管理的优化是提高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必要举措。立足于当前石化企业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现状,详细分析动火作业流程,应结合实际案例精准定位当前安全管理措施在审批流程、现场监护以及安全措施落实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就审批流程、现场监管等提出优化方案,以降低石化企业动火作业事故发生率,切实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与企业财产安全。...
Read more >>
PDF
7-9
罗 飞

Article ID: 5428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28
Views - 1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本文以糖蒜为研究对象,对比充氮蒸馏碘量法与酸碱滴定法测定其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差异。通过 20 批次样品检测及加标实验,发现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酸碱滴定法受糖蒜中挥发性酸性添加剂影响,易导致测定值偏大或出现假阳性;碘量法虽更适用于糖蒜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但样品中易挥发性氧化性物质或内源性亚硫酸盐等会影响其准确度。检测含酸性挥发性物质样品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时,碘量法可作为备选方案。研究结果为准确测定酱腌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提供了方法参考。...
Read more >>
PDF
10-12
张 俊文, 路 思佳, 张 抗, 张 展

Article ID: 5429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29
Views - 9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 EGT)是一种具有强抗氧化性、抗炎性、抗衰老性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含硫氨基酸。自1909年首次从麦角中分离以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麦角硫因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价值逐渐被挖掘。本文综述了麦角硫因的化学合成法、生物提取法和生物合成法等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旨在为麦角硫因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Read more >>
PDF
13-15
朱 圣洪

Article ID: 5430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30
Views - 0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余热锅炉作为回收利用余热的重要设备,在化工企业中应用广泛。然而,余热锅炉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多种污染物,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本文深入分析化工行业余热锅炉的污染物排放特征,详细探讨各类污染物减排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应用情况,旨在为化工企业实现余热锅炉节能减排、践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实践指导。...
Read more >>
PDF
16-18
李 九胜

Article ID: 5431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31
Views - 0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输油站作为全球能源输送系统的关键节点,其安全运行影响重大。全球 30% 的输油管道服役超 30 年,老化致年均泄漏事故增长 8%。本研究构建五维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案例与 SMART 创新管理框架,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动态风险评估技术可提升事故响应效率,地缘政治风险保险覆盖率低的区域需强化国际合作,为全球输油站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Read more >>
PDF
19-21
杨 晓倩, 王 荣霞, 王 祖芳, 杨 朋海, 余 欣

Article ID: 5432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32
Views - 2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本文研究了滑石粉作为填充剂对PBAT(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酯材料)的改性效果。滑石粉作为一种常见的无机填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成本效益,常用于聚合物的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改性滑石粉含量的PBAT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热性能、熔融指数、色相检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适量改性滑石粉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BAT的力学强度和热稳定性,流变性能和熔融指数较好,较适宜后期加工。综合表明该复合材料在环保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Read more >>
PDF
22-25
曾 茹

Article ID: 5433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33
Views - 13  (Abstract) PDF - 2  (Download)
Abstract:本文系统探讨绿色化学工艺在改进传统化工生产流程中的应用路径。通过分析传统化工在原料选择、反应过程、分离纯化及产品后处理等环节的局限性,提出以生物基原料替代化石资源、开发绿色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创新分离技术等解决方案。重点阐述了生物质转化、非热力学驱动工艺、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强调从源头设计减少污染并提升资源效率。同时,针对包装环节提出可降解材料与化学回收策略,推动全生命周期绿色化转型。...
Read more >>
PDF
26-28
王 庆松

Article ID: 5434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34
Views - 0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抽提法制苯乙烯原料来自乙烯装置粗裂解汽油加氢工段(DPG)的C8C9馏分,该馏分中含有约15~25%wt的苯乙烯,通过C8切割、苯乙炔加氢、抽提精馏和脱色精制四个处理过程,最终得到满足国标的苯乙烯产品。C8C9原料经C8切割塔后,C8组分中含有0.5~0.6%wt的苯乙炔,该组分不论分子量还是极性都与苯乙烯类似,因此,采用抽提精馏方式不能有效分离。目前,该组分通用脱除方式是将切割C8组分引入苯乙炔选择加氢催化剂床层,通过选择加氢降低物料中苯乙炔含量至可接受范围,但往往在苯乙炔加氢过程中会损失物料中的苯乙烯。本文通过技术改造和参数控制来解决加氢过程中苯乙烯损失的问题,并且通过优化,控制苯乙炔加氢...
Read more >>
PDF
29-31
冉 启斌, 彭 跃春, 陈 川

Article ID: 5435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35
Views - 3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化工企业作业环节,需要对大量的化学原料进行生产加工,部分原材料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就导致生产环节可能出现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危险源识别就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所以在化工企业作业中,工作人员就需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对其成因与危害进行分析,并且阐述其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管控策略,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本文就从化工企业入手,结合其生产流程,对其重大危险源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管理策略,保证生产的安全性。...
Read more >>
PDF
32-34
于 经伟, 朱 晓龙, 程 伟, 张 步超

Article ID: 5436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36
Views - 0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针对煤化工行业含氨凝液处理难题,本文采用“预处理-汽提分离-碳化合成”三步法新工艺,实现了含氨凝液中氨氮资源的高效回收与定向转化。结果表明,该工艺通过闪蒸罐优化、汽提塔精确控制及碳酸氢铵合成单元创新设计,显著提升了NH3与CO2的分离效率与反应选择性,产品纯度达98.7%以上。运行数据显示,资源单耗优于设计值,年产量1.9万吨碳酸氢铵,年收入114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约4.6年,同时减少NOx排放罚款300万元/年,兼具经济与环保效益。...
Read more >>
PDF
35-37
蔡 肖莉

Article ID: 5437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37
Views - 0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石油化工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承受高温、高压和腐蚀性介质,焊接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然而,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缺陷,如气孔、裂纹、未熔合等,这些缺陷可能导致设备失效,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本文围绕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焊接质量问题,分析焊接缺陷的分类、成因及其对设备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先进焊接技术的应用、材料选择与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以提高焊接质量,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Read more >>
PDF
38-40
陈 斌, 陈 渭, 郑 璟, 丁 文涛, 周 文莲

Article ID: 5438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38
Views - 1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冰片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消炎镇痛、开窍醒神、清热解毒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疗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冰片逐渐应用于各类药物制剂中,包括注射剂、眼科药物、皮肤外用制剂等,显著提高了药物的疗效与使用便利性。在制造技术方面,冰片的生产经历了从天然提取到化学合成的技术革新,实现了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的高效性。现代制备工艺中,通过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和绿色合成方法,不仅提高了冰片的纯度,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负担。本文系统分析了冰片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冰片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旨在为冰片在现代医药中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Read more >>
PDF
41-43
徐 新忠, 王 珂, 陈 伟, 戴 龙

Article ID: 5439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39
Views - 0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铬矿中汞形态的热解析-原子光谱联用新方法。通过程序升温(80~700℃)实现不同形态汞的选择性释放,采用王水-芬顿试剂-硫脲三级串联吸收体系进行富集与转化,结合原子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对单质汞、二价汞和有机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15、0.03和0.06 ng/g,线性范围分别为0.05~50、0.1~100和0.2~80 ng/g。加标回收率为92.8%~108.3%,相对标准偏差≤3.5%。该方法为铬矿中汞形态的精确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Read more >>
PDF
44-46
王 伟棱, 郑 欢欣

Article ID: 5440 DOI: http://dx.doi.org/10.12349/cta.v2i2.5440
Views - 0  (Abstract) PDF - 0  (Download)
Abstract:硅单晶材料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在其生长过程中对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温控系统作为硅单晶生长装置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晶体质量、缺陷控制及生长效率。本文围绕硅单晶生长过程中的温控系统展开研究,系统分析了温度场均匀性控制、动态响应能力、高温稳定性及系统集成可靠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结合热传导、辐射调节与智能控制算法等手段,探讨提升控温系统性能的路径。通过梳理当前主要技术瓶颈与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硅单晶制造装备的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借鉴,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Read more >>
PDF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