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中传统文化对民族学生的影响分析研究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1.5822
Article ID: 5822
摘要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一直是华夏文明的瑰宝。语文作为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民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逐渐减少,甚至产生漠视和鄙弃的态度。故而,本文意在探讨传统文化于语文学科内的影响,剖析当下状况,并给出在日常语文教学里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借此培育民族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其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民族学生;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全文:
PDF参考
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民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传统文化传承》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刘周平《谈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的融合》[J].《甘肃教育》
《传承传统文化汲取古人智慧——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度学位论文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徐 述霞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