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达路径与效果

黄 鹏(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4.7306

Article ID: 7306

摘要


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和时代矛盾的复杂化,新闻报道除了承担传递“真相”、传播“知识”的任务外,还肩负着传递“关怀”的使命。新闻传播进入碎片化时代后,新闻内容呈现浅薄化趋势,部分新闻媒体为吸引受众眼球,陷入“标题党”“猎奇化”的误区,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逐渐被忽视。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展开分析,探讨其表达内涵与现实意义,认为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达形式主要有共情、弱者赋权话语、引领与反思等,从受众认知、社会认同和媒体公信力三个维度评价其传播效果。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达有助于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凝聚社会共识,为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践行人文关怀提供实践思路。

关键词


新闻报道;人文关怀;表达路径;传播效果;社会责任

全文:

PDF

参考


陶佳雯.对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再思考[J].中国报业,2025, (06):104-105.

张柳.时政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融入与实践[J].新闻文化建设, 2025,(11):138-140.

吴佩窈.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平衡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J].新闻文化建设,2024,(07):77-79.

刘康.基于人文关怀让新闻报道更有温度和感情[J].新闻文化建设,2022,(22):130-132.

高云.论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新闻文化建设,2022,(01): 35-3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黄 鹏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