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许三观卖血记》中的悲剧意蕴与美学价值

常 牧歌(香港城市大学,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4.7319

Article ID: 7319

摘要


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以冷静笔触叙述了普通工人许三观屡次卖血应对人生苦难的故事。本文认为,该小说的悲剧性并非来自传统英雄的陨落,而是源于个体在历史与生存压力下的挣扎与抵抗,构成一则关于“身体资本”被榨取直至失效的深刻寓言。本文从眼泪意象、命运与身体苦难、卖血行为的隐喻与仪式化解构以及人物性格的美丑对照四个维度,系统剖析其悲剧生成机制与表现方式,最终指出余华藉此超越传统悲剧模式,在荒诞与崇高并置的叙事中,叩问个体尊严、韧性与民族集体记忆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悲剧意蕴;生存苦难;身体叙事;美学价值

全文:

PDF

参考


王达敏. 余华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12.

初春雨. 论《许三观卖血记》的悲剧特征[J]. 文学教育(上) , 2020(11): 20-21.

海明威. 老人与海[M]. 吴劳,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雨果. 《克伦威尔》序言/柳鸣九, 译. // 雨果论文学.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

郭志勇. 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小人物形象分析[J]. 中国民族博览, 2021(18): 189-191.

赵宇倩, 刘丽莉. 论《许三观卖血记》的悲剧美学意蕴[J]. 文学教育(上), 2020(01): 19-2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常 牧歌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