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与青少年教育研究

许 紫奉(安徽省马鞍山市博物馆,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4.7334

Article ID: 7334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精神内核与强国建设思想基础。新时代,博物馆成为青少年德育创新重要阵地。本文立足其理论体系,结合馆藏文物内涵,从历史根基、现实体现与教育路径三维度,梳理文物价值观元素,分析其在青少年价值观养成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国内外实践案例,探讨“以物载道”路径,提出课程体系创新等优化策略。挖掘文物中的价值观,能提升青少年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助力文化传承发展。未来需强化顶层设计等,打造系统化教育模式,实现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培养时代新人。

关键词


馆藏文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教育;文化认同;德育创新

全文:

PDF

参考


崔晓霞.博物馆馆藏文物在文创设计中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5,(12):229-231.

李新宇.革命纪念馆深入挖掘文物背后故事的探索与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08):45-49.

陈瑞雪,胡玉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能基层思想政治教育[N].白银日报,2025-08-09(003).

李婉.培育时代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5,(24):113-115.

许凤鸣.榜样文化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9(23):108-11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许 紫奉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