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地域文化赋能高校美育的效能实证研究

杨 文静(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
陈 琛(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
李 国巧(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4.7354

Article ID: 7354

摘要


在坚定文化自信与国家加强美育工作的战略背景下,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已成为重要趋势。然而,当前实践多停留在经验总结,其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确切效能及作用机制如何,缺乏科学实证检验,制约了美育工作的精准深化。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选取J高校师范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深度访谈与反思文本分析。以实证数据验证地域文化赋能美育的有效性,揭示“实践参与”的核心中介作用,为相关理论提供了机制性解释。在实践上,为高校优化美育教学模式、实现精准赋能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可操作的路径。

关键词


文化认同;地域文化;高校美育;赋能效能;实证研究

全文:

PDF

参考


王列生,郭全中. 新时代美育赋能文化认同: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教育研究, 2021, 42(07): 27-38.

赵伶俐,汪宏. 关于构建审美与艺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01): 93-101+123.

余凯,王烁. 我国高校学生评价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 教育研究, 2020, 41(02): 85-96.

陈怡. 地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效能实证研究——以江苏非遗为例[J]. 美术大观, 2022, (05): 156-158.

张鹏举. 吉州窑陶瓷纹饰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探析[J]. 中国陶瓷, 2019, 55(08): 88-92.

Gardner, H. (2011).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3rd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杨 文静, 陈 琛, 李 国巧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