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CIPP 评价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dtc.v2i4.7356
Article ID: 7356
摘要
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针对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存在的实效性评价难题,引入CIPP评价模型,构建了一套融合"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要素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4个维度,下设10项二级指标和35项三级指标,形成"诊断-保障-优化-验证"的闭环系统,为科学评估谈话实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经验化走向专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工具。
		关键词
CIPP评价理论,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实效性
		全文:
PDF参考
张哲,张桂馨. 语用身份建构视域下辅导员谈心谈话策略研究[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5, (05): 42-45.
肖远军. CIPP教育评价模式探析 [J]. 教育科学, 2003, (03): 42-45.
李青山,商丹. 交往实践观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研究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5, (05): 87-90.
陈新仁. 商业广告“身份套路”的批评语用分析 [J]. 山东外语教学,2018(05).
王鑫,陶思亮,朱惠蓉.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角色与实现路径 [J]. 思想理论教育,2020(05).
刘潇,张磊.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开展探究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 (0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曹 洁洁, 周 钰淇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