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 图像生成技术对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的现代转译与创新探索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ri.v2i9.7767
Article ID: 7767
摘要
在“新质生产力”写入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成为传统手工艺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本文以敦煌壁画、苗绣、剪纸三类国家级非遗为样本,构建“DH-Craft-1.0”多模态数据集,训练Stable Diffusion XL+LoRA模型,系统验证AIGC在“图案提取—风格迁移—产品落地”全链路中的可行性。实验表明:①AIGC使设计周期缩短62%,可用纹样产出率提升75.4%;②生成图案在丝巾、数字藏品、元宇宙展陈三类场景中的消费者支付意愿(WTP)均值提高32.6%;③嵌入广告学专业课程后,学生“文化双创”达成度由64.7%升至91.2%。研究为传统造物的“活态传承”与广告学“技术+文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论范式。
关键词
AIGC图像生成;传统造物;敦煌壁画;新质生产力;广告教育
全文:
PDF参考
殷波. 工艺知识嵌入的 AIGC 大模型研究——以柳编、挑花为例[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5(1): 45-51.
汪泳. 锦绣西南:西南少数民族织锦数字化创作与保护项目技术报告[R]. 重庆: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2025-09-17. http://www.center4mediarts.com/html/421/20250917/6089.html
中国美术学院人工智能艺术实验室. 山水大脑——国画皴法物理笔触扩散模型技术报告[R].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 202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刘 舒雯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