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ri.v2i6.6896
Article ID: 6896
摘要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样化、隐蔽化和复杂化趋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难以有效回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和个性化成长诉求。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梳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指出其在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选择与资源整合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短板。研究认为,高校应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引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补救式”走向“发展式”,实现课程体系与学生实际需求的深度契合。本文对推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质增效、建设高质量心理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路径;建构主义
全文:
PDF参考
李俊良. 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对策[J].才智,2025,(22):121-124.
张蕾,李曦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5,11(14):125-128+137.DOI:10.16681/j.cnki.wcqe.202514028.
郭威,康悦. 城乡差异视角下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5,(08):137-13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王 文静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