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教学以体强心育人路径研究

江 志强(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中国)
李 丽芳(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中国)
郑 建(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中国)
杨 建灵(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ri.v2i6.6903

Article ID: 6903

摘要


本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强调的身体教育与人格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以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要求,通过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化,验证了咏春拳教学在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心理韧性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出咏春拳教学在以体强心方面的有效育人路径。

关键词


咏春拳;教学;心理韧性

全文:

PDF

参考


胡玉宁,”淡淡综合征”:当代青年群体的情绪静敛与韧性建设[J].青年学报,2024,5。

张开媛,大学生运动弱势群体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韧性关系的实证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24,39(10)。

黄巨朋,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大学生心理韧性素质的可能机制探讨[J].体育科技,2024,45(3)32~34。

葛袁园,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心理韧性和锻炼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体育科技,2024,45(3)35~39。

孟庆润,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探索与争鸣,2024,14(21),。

杨豆豆,武术套路干预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生命意义感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4,40(5)。表 1 散打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心理韧性的组间差异(×±s) 项目实验组前侧对照组前侧tp实验组后侧对照组后侧tp实验组(n=30)对照组(n=30)实验组(n=30)对照组(n=30)心理韧性总分80.5±9.8483.9±10.260.480.57106.7±8.6384.7±10.148.580.006目标专注3.08±0.133.05±0.130.280.794.00±0.0823.10±0.08215.590.0001情绪控制3.325±0.0963.33±0.100.001.04.05±0.253.35±0.13 4.950.006积极认知3.10±0.20 3.11±0.20-0.070.954.03±0.103.13±0.0516.660.0001家庭支持3.05±0.303.1±0.29-0.290.783.87±0.10 3.08±0.26 6.770.001人际关系3.08±0.153.10±0.15-0.190.853.85±0.243.08±0.186.310.00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江 志强, 李 丽芳, 郑 建, 杨 建灵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