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戴 昊奇(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中国)

DOI: http://dx.doi.org/10.12349/eri.v2i3.5882

Article ID: 5882

摘要


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海派文化作为上海的独特文化代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然而,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将海派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海派文化价值导向融入教育、扩展教育内容以及创新实施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开放包容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将海派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了文化传承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双重目标,为培养更加开放和有社会担当的新一代青年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海派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包容;多元文化

参考


陈蕊花,秦娟华,李杨.目标与方法:积极心理学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耦合性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01):98-102.

柯珍妮.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2):220-222.

李天纲.南京路时代:“海派文化”渊源(二题)[J].上海文化,2023(10):107-118.

徐涛,刘雅媛.海派文化的生成路径与话语危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6(05):43-52.

胡晓军.行在新时代海派文化的中途[J].上海艺术评论,2023(01):16-1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版权所有(c)2025 戴 昊奇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作品已接受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国际许可协议的许可。